楚学友|职场正念应用指南_小报童_

楚学友|职场正念应用指南介绍

缓解压力,活在当下,回到身心,高效工作

名称 作者 读者数量 内容数量 更新时间
楚学友|职场正念应用指南 学友正念 5人 2篇 2024-03-29

最近更新

None

正念老师

TEDx演讲者

十年正念练习和带领经验

美国布朗大学正念减压MBSR师资

美国正念觉知饮食MB-EAT合格师资

客户:App......

001:工作中如何不分心?|3分钟呼吸练习

1. 你也如此分心吗?

在我的工作坊中,学员提到最多的是专注问题。

学员冯谦,毕业三年,在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做商务拓展。尽管他勤奋、满腔热忱,却发现自己在办公......

介绍|专栏说明、创始读者权益

1. 这是写给谁的

我正在为饱受工作中的焦虑和压力困扰的职场人士,写一本关于正念的应用指南,帮助你们缓解压力和焦虑,实现专注高效的工作,拥有平和稳定的情绪内核。

2. 解决什么问题

· 实现目标:降低压力、缓解焦虑、保持专注、提升工作效能,良好职场氛围

· 经历过程:从0到1,手把手带你建立起正念练习的习惯

· 回答问题:如何将正念流畅无碍的嵌入到日常工作中去

· 理解概念:正念是日用常行,行住坐卧,办公通勤,沟通会议的每一个当下

· 开发工具:24个场景;40个练习(文字+音频);每日练习地图

· 解决困惑:参加了这么多课,看了那么多书,还是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怎么践行

· 建立习惯:形成规律性日常正念练习的习惯

3. 包含什么

全书分为以下四个部分:

· 不分心摸鱼宝典-专注力和洞察力

· 不内耗疗愈指南-情绪觉察和自我关怀

· 不冷漠滋养清单-职场沟通与关系

· 不焦虑清爽手册-生活与工作

每部分6章。共24章。共6万字。更新频率为每周两章。

每章包含1-2个练习,共40个练习。我会抽取其中的一些练习,提供练习音频。

4. 你作为创始读者的权益清单

  1. 付费购买后,添加以下个人微信,拉你进专属读者群。

  2. 参与本书的选题和反馈,提供真实案例作为素材,和作者以及志同道合的同行一起讨论互动。

  3. 成为合伙人推荐本书。有人通过你的分享链接付费,每1人你可得到付款金额的30%。

  4. 6场直播+答疑,回答你在阅读本书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疑问。

  5. 抢先阅读,买断制,每周更新2章,预计2024年7月更新完。

  6. 本书和我的上一个专栏一样,已经与出版社进入选题策划阶段,将会进入出版流程。每位创始读者可在纸质书出版后,获得一本签名版。 出版时间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。

以上清单,其实价值还是挺高的。我的正念企业内训课,一天是3万元。三次以上的企业内训系列课,一小时3000元起。是实付价,不是报价。

不打折,不议价。只拒绝,不说服。

5. 更详细说说应用场景和写作意图

场景1:职场管理者的正念日常应用之惑

2023年,我受邀给德企K集团的20多位管理者做内训。跨度一年,先后五次培训。第一次是三小时的工作坊,随后是每次一小时。

第三次课程是一小时的专注练习,在无锡太湖边的一个度假村。结束问答时吗,一位学员,一家工厂的厂长,说:老师,您带领的很好,我练习的体验很好,但是一结束,就破功了。我就被打回原形。不上课的时候怎么办?怎么能够把正念放进我的生活中?

我给他推荐了App,介绍了三个日常练习的tips。但是他的问题和困户的表情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。

创作意图:不上课的时候怎么办?怎么能够把正念放进职场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?

场景2:亲密关系在日常中的练习

H女士,和先生一起来参加我的爱的正念工作坊。大组分享时,我问先生,为什么要陪太太来上这个课。先生说,我很爱她。但是我好像不怎么了解她。我一直在努力,试着去想她是怎么想的,试着去交流。她愿意来,我就陪她来。

H说,我先生很爱我,也愿意一直努力,但是我们还没找到更好的沟通模式。今天的正念沟通和爱的正念,我们回去就练习起来。

暂停、放松、开放、深度聆听、说出真意。我们会把这种沟通对话方式持续下去。

在这次课之后,我就没有继续带领爱的工作坊。先生后来联系我,希望能上我的课程。但是我没时间开班。他说,他们一直用工作坊中的对话方式,关系得到滋养。

创作意图:让更多的亲密关系学会好好说话,好好聆听,好好回应,在日常中践行。而不是离开工作坊,就付之阙如。

场景3:职场妈妈,生活作为整体,正念如何贯穿其中

我给某公司带领系列内训。一次主题是觉察情绪。

A女士问,只能说工作中的情绪吗?我说,生活是一个整体,我们无法截断众流,说来听听。

A说,六岁的儿子昨晚回家闷闷不乐,我问他。说因为和另外一个小朋友打闹,被批评了。但是老师没有看到是对方先动手的。我想了一晚上,今天一早上班路上,给老师发了微信,说明情况。老师到十一点都没有回。

我一上午都在担心,会不会让老是觉得我事多,对孩子不好。直到练习前,老师给我回微信,说找另外一个小朋友了解了情况,在班上让他给我儿子道歉,还了清白,我半悬着的心才放下来。

我回应说,看到妈妈对孩子的爱和关切,看到老师的主持公正,看到孩子的委屈被洗刷,还有我们一起上课的伙伴们,想必也是孩子的爸爸妈妈,能同理到这种情绪。我们的情绪都被牵动着,因为真诚和共情而相互理解。觉察到每一个人的情绪波动与变化,审慎的做出行为的选择,就是正念在情绪觉察的应用。

创作意图:生活和人,都是连绵不断的流动整体。工作和生活,情绪和感受交织在一起。你永远无法知道:刚才在会议中大发雷霆的领导,上班途中刚刚发生了交通事故;几句批评就哭起来的员工,昨天刚刚跟女朋友分手。

场景4:正念学习者的效果/境界/深度之惑

效果之惑

我的一位八周课学员,职场HR,S女士。她在结束课程半年后,跟我反馈。每当她要发脾气时,女儿就会说,妈妈,正念一下。她就不禁莞尔。她说,练习好不好,自己说不算,家人说了算。孩子就是正念老师。

创作意图:正念的真实效果不来自于八周课程、师资训练体系、十日内观、海外学位和寺庙宗派,来自于身边人的感受和评价。让正念一下,成为每个人工作、家庭或生活中的口头禅。

境界与深度之惑

正念练习本质的好处,是淬炼一个人的品性与德行,不只是以上那些问题解决。而生活和工作中的真性情和真自我,才能看到这些品性。可能,有些老师,重视了正式练习和认证练习,忽略了日常“活出正念”,本书也算是一个提醒和示范。

场景5:职场情绪急救包

一个学生在课程中,讲述,老板发飙时的情绪觉察。感觉自己被冻结了,身体僵硬紧绷。记得课程中的觉察身体感受,把一个个呼吸带到僵硬的部位;腹部的起伏为锚点,稳定情绪巨浪中的自己;做自我慈心练习。

一个学员,面对跨部门的艰难沟通:呼吸练习和动态伸展稳定身心;自我正念沟通,确定意图合围目标;深度聆听对方的考虑、担忧和建议;找出共识;暂时搁置未定部分。

6. 这本书不是写给谁的

  • 不是一本写给研究者 的正念理论著作,不会有太多的引用文献和学者出现,不会设计太多的理论

  • 不是一本写给学员的教程,不会按照八周的课程框架结构全书

  • 不是一本生活中正念为主的书,工作是核心主题,附带生活

  • 不是一本疗愈或心理的书籍,只涉及正念的轻应用和日常应用

  • 不是一本框架严谨、循序渐进的正念书,随便打开一个章节,下载一个音频,就可以看和练

7. 我假设你已经知道和相信

  • 你知道有正念这个东西

  • 你知道据说练习正念有好处

  • 你曾经尝试过正念练习,是一次线上视频,是一次员工活动,是一次线下正念

8. 为什么用社群共创写作的方式

这本书采用“社会化写作”——和大家一块儿写。每周两章,发表在小报童。所有读者都可以实时看到最新的稿件,随时在社群中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疑问。

与我而言,这是一种共创的写作体验。不仅是我来输出,更多是和大家碰撞交流。感受大家真实的兴趣和困惑,见证大家学习和成长的过程。

于读者而言,这提供的是陪伴和交流。文稿之外,我会安排6次直播互动。每一条提问,我都会仔细阅读,合并在直播之中一个一个回答交流。

让整个“写作”和“阅读”过程,变成一个双向的互动。

对我来说,获得更多的视角和启发。对读者来说,得到个性化、针对性的回答和建议。

9. 我是谁,以及我为什么想写这本书

我是谁

我是一名25年职场经验的企业高管,现在是位创业者。

我也是有10年练习和带领经验的正念老师,我的正念企业客户有Apple、滴滴、美团、Burberry、雅诗兰黛、科德宝集团、维信金科等。

我也是正念为主题的TED演讲者。以下飞书文档是详细介绍👇🏻

正念履历介绍

我为什么写这本书

十年的练习和带领,让我自己从正念中获益颇多。在带领学生的过程中,我发现一些普遍性的困惑:

· 正念挺好的,但是我没有时间练习;

· 正念似乎是宗教意味的,学起来有点奇怪;

· 正念似乎有些无为而治,不适合职场竞争环境;

· 正念一味忍让,怎么能争取个人在组织中的最大利益;

· 正念讲慈悲,适合高竞争内卷的职场环境吗;

· 我自己正念了,其他人妄念和邪念怎么办?

· 正念如何变成日常行为习惯?

为了解决这些困惑,让正念走进工作,走进日常,走进生活,我写作这本书。

10. 我练习正念的过程

2012年,我在一家公司担任公共事务总监和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人。同步进行的项目有七八个。最大的项目是投资13亿的药厂建设项目,管理14个中外乙方服务公司,包括法国凯捷咨询、美国福斯特建筑设计、罗兰贝格咨询等。

沟通一轮接着一轮,问题总是解决不完,还要用上我蹩脚的英文听说,压力像微波炉里的爆米花,直冲脑门。焦虑、烦躁和疲于奔命,成为家常便饭。

上一个会还没有结束,我就带着盒饭进入下一个会议室,大脑快速切换,也常常跟不上汇报节奏。只好放下筷子,认真听和记。

我经常性陷入自我怀疑,每天头脑中都是自我批判的噪音。我会为自己辩护,或合理化我的行为,或者假装调解人说,你们不要吵了。我超速,闯红灯。十万分之一秒后,又对想象中的警察解释我为什么要怎么做,或边界我没有那么做。

除了隔天8-10公里的长跑外,我寻找安定情绪的工具。那时,我开始练习正念。

  • 情绪和压力从那时起,面目渐渐清晰,像退潮后的沙滩,来路分明,深浅可鉴。

  • 我逐渐明白,正念不是停止思考或清空大脑,而是允许自己的情绪或压力来来去去,但不随着它们飘走。

  • 我意识到,尽管焦虑总是游荡,但是我的注意力会一遍遍回到当下的事情上去,专注于解决这件事。暂停。再进入下一件事。

  • 我练习感受自己的身体——多年来,它对我来说已经变得像小学三年级沉进池塘的词典一样陌生——我开始注意到,我的身体如何不断给我提供关于我真实感受的准确反馈。我饿了,我不饿。我紧绷了,我放松了。

  • 我意识到,当我积极进入工作会议后的一个小时内,能量水平会大幅下降,坐姿会改变,脖子和肩膀会变得紧绷僵硬。我开始变得烦躁和失去专注。我可以看到环境、身体、情绪健康之间的直接关系。

  • 我才听明白,一年前我的上司说我甩脸色很难看。拉长紧绷疲倦的脸,写着不高兴和别惹我。我对着镜子学习,微笑,再来一个,微笑。放松脸颊。天,原来我甩脸色这么难看,我自己都讨厌,感谢领导不杀之恩。

  • 正念让我更为专注,我只需要比同事一半时间就能完成工作,这让我有更多时间思考、学习和休息,上司交代给我更多的工作,我更为高效的完成。随后是升职。我在行业内小有名气,我的角色和身份更加多元,我可以写公众号、写微博,发短视频。

直到我成为一名正念老师。

11. 最后说明

本书中的练习主要是非正式练习。这些练习对初学者很友好,饶有趣味或简单易行。如果对任何练习有不舒服的反应,请立刻停下来。建议咨询正念老师或医疗保健人士,再重新开始练习。在任何情况下,不伤害自己都是一条最重要的提醒。

你在办公室或家里练习时,一些动作可能会引起周围人的注意。告诉他们,你正在练习正念,请勿打扰。如果感兴趣,也欢迎他们一起来练习。

如果你已经有正念练习经验,我希望这本书能给你启发,把正念滴灌进你的工作中。像盐溶于水,工作也会变得更有滋味起来。

来吧,欢迎一起来正念三个月。

awesome-xiaobot

返回 首页